商会服务
走进江苏更多>>
苏商风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会服务 > 苏商风情

  • 高淳经济开发区腾笼换鸟 推动园区企业再腾飞
  • 本站编辑:浙江省江苏商会发布日期:2019-01-09 17:05 浏览次数:
   \  

 据新华日报6月17日讯: 近年来,江苏高淳经济开发区在聚焦对外招商、加速项目推进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企业服务为中心,通过定期对各项目用地情况进行科学梳理,为园区内企业的二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截至目前,已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000多亩,40多个项目追加投资,增加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涉及用地面积近800亩,大幅度提高了园区有限资源的产出率。

    通过摸清底数、强化措施、创新机制,高淳大力推进有限土地“腾笼换鸟”工作,以土地清理倒逼项目投资,以完善招商机制实现项目全程跟踪,有效促进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和产出效益的“双提升”。

    问诊化服务“粘”住企业

    目前高淳开发区已有400多家企业入驻,聚集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健康等一大批重大项目,从重数量到量质并举,实现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华丽转身。这一重大转变归功于开发区对入驻企业问诊把脉式的服务,以企业为中心,从工业用地为切入点真正替企业解疑难、划发展,彰显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据透露,开发区里的企业几乎是“零跑路”,只要来了都不会走。为了帮助转型发展过程中受阻的困难企业,开发区实行副局级以上领导挂钩责任制,坚持对园区内的每一家企业都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企业了解运营转型过程中的诉求,为其提供问诊化的服务,力争做到发现一家,制定方案及时处置一家。

    开发区某生产旅游产品的台资企业,有近90亩土地和3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随着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该企业由原来的自主研发生产变为了代加工,造成大量资产闲置。开发区主要领导了解到,本土企业红太阳集团正处于转型发展期,急需现成土地厂房等资产建设大数据与健康产业园项目。于是,开发区安排专人,牵线搭桥,很快促成资产并购。据企业介绍,到2020年,大数据和健康产业园将成为销售超千亿、利润超百亿、利税50亿元的跨国上市集团公司。同时,该台资企业也缩小规模,新建项目即将竣工投产。

    专门化清理 分工化联动

    随着招商引资方式的加快转变,高淳开发区对闲置低效用地清理的认识更加到位。在区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小平牵头指导下,专门成立开发区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自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分5批对园区内工业用地进行了认真清理,通过不断的“腾笼换鸟”,盘活园区低效资产。

    随着清地工作的深入展开,高淳对企业情况的把控也更加深入透彻,对即将面临停产或半停产“僵尸”企业的闲置资产进行调查摸底、逐个登记。结合供给侧改革,从过去的粗放型收回到如今理性化、科学化处置,逐步形成“协调收回、督促加大投入、帮助置换合作、一企一策、依法收回”等五项“高淳原则”,使得大量闲置资产得以盘活、招商引资项目得以落地。

    据介绍,园内一漆包线生产项目,受总部企业影响,已无法正常生产,近亿元银行贷款到期不能归还,利息不能按期支付,近百员工面临失业,企业到了濒临破产“跑路”的边缘。开发区通过剥离有效资产方式置换给一急需土地厂房的新能源专用车项目,不仅使得该企业起死回生,新入住项目也正顺利推进。总投资3500万美元的台湾一汽车散热系统项目,通过依法处置100亩长期闲置的一电子项目用地,目前已形成3亿元销售产能。

    盘活存量,用地目标“零闲置”

    一边是园区轰轰烈烈的产城融合、转型升级,一边是愈发紧张的土地资源,高淳却走出了一条“项目引优、腾笼换鸟、产业转型”的集约节约新路子。在园区领导带领下,低效用地的盘活工作获得众多入住企业的认可。园区工作人员表示,既然土地增量极为有限,那么只有盘活存量,确保区域内用地“零闲置”!

    为此,高淳开发区正逐步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在严格准入机制、优化供地方式的同时,深化项目建设管理、实施滚动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闲置土地,并针对土地闲置原因、项目产业层次、企业资信状况等不同情形,分门别类地清理闲置土地。 (图片来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