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服务
走进江苏更多>>
苏商风情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会服务 > 苏商风情

  • 淮安清河区从外延向内涵转轨打造主城功能核心
  • 本站编辑:浙江省江苏商会发布日期:2019-01-09 17:05 浏览次数:
      \
 
   据淮安日报讯:在江苏版图上,总面积不到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33.7万的清河,堪称袖珍主城区。然而,数据显示,去年,清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亿元,人均GDP突破2.2万美元,达到苏南同类城区平均发展水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17亿元,居全市第二,是苏北唯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进入“十三五”,随着市级行政资源东迁,清河步入“后行政中心”时代。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人气商气逐步分流、传统商贸业受电商冲击不断加大等诸多挑战,寸土寸金的清河需要重新定位。在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清河区委书记仲凤笔提出:“打造淮安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形象展示区和探索基本现代化启动区,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轨,既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清河的新使命,也是清河‘凤凰涅槃’的根本出路。”

  这无疑是一场战役,清河人将如何排兵布阵?

  校准发展理念当好“先行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激发创新开放活力

  数据显示,去年清河区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68倍,实施重大项目8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注册外资到账突破1亿美元大关,其中开工项目注册实际到账9465万美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07元,同比增长9%,是“十一五”末的1.69倍。

  毫无疑问,上述成绩对“十二五”完美收官功不可没。问题在于,下一步将如何脉动?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凝聚共识才能凝聚力量。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姚晓东、市长惠建林相继调研清河,要求清河“在全市跨越发展中当好先锋”、“挑重担、扛大梁”。

  闻鼙鼓,思良策。清河区委、区政府以“打造标志地、建设新清河”为总追求,以“淮安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形象展示区和探索基本现代化启动区”为总定位,以繁荣、幸福、美丽、文明“四个清河”建设为总抓手,用五年时间率先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

  根据仲凤笔的诠释,“繁荣清河”、“幸福清河”分别突出“经济强”、“百姓富”,通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清河的人气、商气指数和综合竞争力,让清河人过上充满尊严、富足安康、顺心舒心、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美丽清河”、“文明清河”则主要彰显“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养,让清河人真正享有天蓝、地绿、水清、路畅、景美、人善的宜居生活。

  观照“四个清河”的总抓手不难发现,向自身挖潜、向内涵转型已成为清河发展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清河今年将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创新营销方式、各类专业市场嫁接新型电商模式,培育更多的区域产业销售中心、采购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以园区为依托、楼宇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加快集聚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培育壮大都市型工业,确保全年建成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力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省民营科技企业5家以上,加快培育1-2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今年,清河将重点推进“双百计划”,确保全年实施100个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和功能性项目、实际到位投资超过100亿元,全年新招引亿元项目30个以上,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亿美元以上。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向全社会招聘十大招商顾问、十大产业发展顾问以及百名招商信息员,确保新区投资公司资产总规模达200亿元、城市资产公司资产总规模达100亿元,并在房屋征收改造及征收价格试点工作中,为城市更新提供可遵循、可复制的模式。

  目前,该区已成立“四个清河”指挥部,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项目编排工作也已全部就绪。

优化空间布局下好“一盘棋”——挖掘城市核心价值,提升城市品位功能

  城市功能品质是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心城市功能核心区“有效供给”能力的评价标准。清河区内拥有仓储配送、物流快递和金融等苏北三大中心,现代服务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55%。尽管如此,清河纵深狭长的城市空间,片区发展尚不均衡,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的瓶颈。

  今年起,清河将城市空间整合为“一体两翼”三大片区,城市中部突出淮海中心商业区、水渡口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区域,以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东部突出清河新区和盐河生态科技城,以新技术、新配套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城市西部突出柳树湾片区,以新产业、新功能推动开发调整,构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加速突破城市空间狭小的束缚,为清河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此基础上,清河还将加快包括里运河文化长廊、古黄河风光带、淮海东、西、北路及有轨电车沿线在内的“一廊一带、一路一线”开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挖掘城市价值、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城市新片区。

  激活“三大片区”同下“一盘棋”,“两大商圈”是首当其冲的核心板块。清河区区长张冲林介绍,今年,清河将围绕“江北第一商圈”目标,以“百幢百米高档楼宇建设计划”为抓手,推动茂业时代广场、颐高数码广场年内全面运营,淮安金融中心一期局部封顶、江苏银行大厦交付使用,金地广场、宏元购物广场全面开工建设。

  另一组数据显示,清河将启动总占地3000多亩、涉及2万户、306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直接投资将达600亿元,可产生延伸投资上千亿元。

  锁定转型路径打好“开局仗”—— 迸发干事创业激情,凝聚跨越发展动能

  “十二五”期间,清河先后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获评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并在全省推广,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诸多闪亮的金字招牌,折射出清河人干事创业“有红旗必扛、逢第一必争”的精气神。进入“后行政中心”时代,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打好“十三五”时期“开局仗”,清河人头脑清醒:必须持续锤炼干事创业本领,再造跨越发展动能。

  2016年,清河区委区政府确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分别为10%、11%和9%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清河的决策者们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开放引领、科技和人才支撑、绿色协调可持续、创业带动和民生共享“五大战略”,滚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功能提升、开放水平提升等“十大工程”,以理念和机制创新催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功能品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民生事业、推进和谐构建等“六大突破”,引领发展转型。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在干部。”仲凤笔说,当前,清河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开展新时期清河精神大讨论,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去年,该区率先实施“证照合并”、“三证合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带来了各类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井喷现象”,举办的全市首届创业创新活动周,涌现了清城创意谷、泊堓咖啡馆等一批国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培育了科环科技、车易通等一批创新型企业,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也走在了全市前列,各项事业闯出了新路子、拼出了新局面、实现了新跨越。

  作为新抓手,今年清河将利用微信“随手拍”群众监督平台和公开问政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曝光、问责力度,真正做到没有效果就有后果;依托清河发展论坛、进名校培训等平台,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房屋征收实务演练;探索以“绩效考评、选拔任用、惩戒交流、宽容关爱”为重点的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创新实施“五亮先锋行,党群心连心”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企业、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图片来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