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走进江苏更多>>
法律维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园地 > 法律维权

  • 打造“一刻钟优质援助圈”扬州法援获“全国十
  • 本站编辑:浙江省江苏商会发布日期:2019-01-28 14:06 浏览次数:

  日前,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扬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法援单位。近年来,市司法局积极探索新型法援办案方式,“非诉调解”模式的成熟运用也已成为我市法援工作的品牌。

  走进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务窗口让人眼前一亮,这里集来访接待咨询、“12348”专线咨询、自助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突出残疾人服务特色,兼具法律援助、法律宣传、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

  前不久,就在这里,市司法局局长阚肖虹将近50万元工钱发还到43名农民工手中:“农民工兄弟,今天法律援助帮你们讨回了工钱,今后你们务工时要学会维护自身权益。”在工资发还现场,农民工们每人还领到一张法律援助联系卡。这卡怎么用?看到大家一脸疑惑,阚肖虹走上前解释说,今后再遇到类似问题,都可拨打“12348”寻求帮助。

  事实上,近年来市司法局始终关注农民工维权问题,早在2007年6月,就联合当时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局、总工会、妇联等8家单位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

  请律师花销大,农民工们承担不起。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市直14家知名律师事务所接到司法局硬性规定:轮流到市法援中心值班,周一到周五全天安排专业律师负责接听“12348”热线电话和来访接待工作。除此之外,市司法局还精心打造“一刻钟优质援助圈”,完善法律援助覆盖网络,确保群众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援助服务。

  同时,在《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基础上,市司法局对农民工的法援咨询、申请、受理、审批时间都作了严格规定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实行“受理、审批、指派、办理”四优先。

  根据农民工集体讨薪案件呈现出的新特点,坚持能调不讼,以调解为前提,以诉讼为保障。

  阚肖虹介绍说,受理案件后,法援中心会对整个案情进行分析,然后召集双方当事人,由办案律师共同商讨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双方尽快达成和解协议。

  给出优惠政策,打通维权“绿色通道”,一系列举措让在扬务工人员吃了定心丸。近两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为60余起农民工权益受侵害案件提供法律援助,追回欠薪1000余万元,赢得了群众的称赞。

  从最初的不断探索,到如今一套成熟的“诉调结合”模式,扬州法律援助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全国交流介绍。去年4月,司法部在扬召开“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活动推进会,肯定了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扬州市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服务保障民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健全组织、创新手段、加大保障力度,市法援中心先后4次被省司法厅评为先进集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