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走进江苏更多>>
经济纵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园地 > 经济纵横

  • 危中有机,事在人为
  • 本站编辑:浙江省江苏商会发布日期:2019-01-28 14:06 浏览次数:
   \
    2016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企业全面实施聚焦战略的起步之年。目前,全球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第三波影响,复苏困难重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为应对宏观经济的挑战,中央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对此,中国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打造新兴行业,培育新增长点。“十三五”期间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一定要发挥过去成功的经验,比如产业并购和整合的能力。一方面沿着现有业务价值链的上下游,扩大自身优势领域的比重,另一方面探索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行业,力争孵化出若干新兴产业。

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择机退出没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建议进一步通过整合,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以战略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要尽量将资源向新兴的、高增长的产业配置。同时,要下大力气做好亏损业务的扭亏工作。

三、加快海外拓展,发挥协同效益。国际化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球配置资源和竞争要素,要加速消费品“好产品、好渠道”策略的实施,控制优质资源,提升渠道价值。比如加大对澳门民生产业的关注力度,增加对英国的投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多元化业务的优势,找到多个产业合作共生的核心价值,达到互利互惠的共赢目的。

四、完善体制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价值导向、激励机制、资源投入等手段,在组织内部建设创新体系。我们可以在组织内,为营造创新氛围构建良好的基础条件,建立健全允许失败、宽容犯错的容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撑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应当时刻关注我们的同行,树标杆、找差距。在探索新的业务方式、新的管理方式和新技术的应用上,绝不能等,更不能靠,要有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意识。

五、重视人才培养,积蓄发展力量。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将成为我们能否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审视组织人力资源政策中的不足和短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调整。组织上要关心我们的经理人和员工,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对于离职的员工要主动与他们谈心,深入了解他们离职的原因,从原因中发现我们工作的缺失和不足,创造一种更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机制,吸引、留住人才。有些企业正在完善组织人才发展的专业序列设置,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为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打造一条晋升通道,使他们感受到组织对专业人才的重视,愿意为自己可期盼的未来贡献智慧和才能。薪酬机制的设计应“收放”有度,既要通过激励手段保护经理人的创业激情和工作积极性,也要通过约束机制,杜绝违背诚信原则获取不当利益行为的存在。我们还要关注人效指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成本效益的提升。可以说,我们关注个人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关注企业效益、个人收入的增长,关注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六、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落地。中国企业优良的文化基因,在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我们倡导的文化理念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极其少数领导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导致出现文化信仰的危机。还可以加强文化的宣贯,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优势,以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推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针对性地纠正我们过去出现的问题,突出解决对员工影响、对外界影响较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向公司全体同仁、向社会昭示我们所倡导文化的方向和决心。

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将经历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也将在国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转型期,迎来自己新的春天。未来我们可以实现成功转型,必须要补齐短板,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业务结构、区域布局、管控手段、思路方法,都需要满足转型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变革。

过去,中国企业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拼搏,规范管理,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举重若轻、从容不迫,纷纷成为了行业的领航者;未来,纵观世界品牌之林,中国企业一直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希望能够成长为一个个让中国人骄傲、让世界瞩目的伟大品牌并为之艰苦奋斗。(4月25日温州日报,图片来自网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