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走进江苏更多>>
经济纵横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园地 > 经济纵横

  • 汪洋副总理这时来苏州 俺情商低也看出来头了
  • 本站编辑:浙江省江苏商会发布日期:2019-01-28 14:06 浏览次数:
苏商导读                  

  

 

这是汪洋副总理任上第二次视察苏州,

在外贸整体形势逼人的背景之下,

国家又一次看中了苏州这头功勋卓著的“老黄牛”!

为何选择来苏州?

苏州能否在今年借力东风,逆势突围?

 

汪洋总理又来苏州了      

 

 

2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农历猴年的离京视察第一站,选择了苏州,这也是他上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任上第二次来苏州考察
就在汪洋在苏州考察当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了今年1月全国的外贸数据,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8%
这一跌幅,大大超出了此前外界的预估。其中出口同比下降6.6%,创下去年7月下滑8.9%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而进口一侧,更是同比下滑14.4%,这也是自去年9月以来进口最大单月跌幅,并且延续了过去15个月里进口连续同比收缩的疲软状况。
这一跌幅,也延续了外界对于中国外贸形势恶化的担忧,在被商务部称为中国外贸史上“极不寻常”的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总值3.96万亿美元,下降8%。其中,出口2.28万亿美元,下降2.8%;进口1.68万亿美元,下降14.1%

外贸形势日益严峻,在高层的语境中可见踪影。
在调研过后的座谈会上,汪洋明确指出,外贸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遏制进出口快速下滑态势,防止由减速变为持续失速。      


 

 

为何选择来苏州

苏州外贸背景

 

自汪洋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以来,这已是他第二次专程来苏调研外贸工作,此前一次是在2014年的6月。

 

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分管副总理调研同一个城市的外贸工作,如此频率与专注,放诸全国都十分罕见!从中也不难看到,苏州外贸在全国扮演的重要角色。

 

开放型经济是苏州做大的优势和特色。数据显示,2011年,苏州外贸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十二五”期间,进出口、出口、利用外资规模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四、第三、第二位。
2015年,苏州外贸总额为18957.1亿元人民币,同年江苏进出口总值为33870.6亿元,苏州一市便占全省过半江山,苏州的风吹草动,直接关系江苏外贸数据的高低

 

而作为全国第二外贸大省,苏州的表现也能直接影响江苏在全国的排名。

 

苏州的总量,放在全国,占比达到7.7%。这个体量,全国没有一个地级市可与其比肩,全国第三的排名让苏州在全国外贸版图上举足轻重。

 

在当下中国外贸形势严峻的当下,苏州的处境,极具代表性。

 

2014年,苏州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11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出口1811.8亿美元,增长3.1%;进口1301.3亿美元,下降2.6%。2015年,苏州外贸总额增长由正转负,比2014年下降0.9%。

 

在外部需求持续减弱,内需不旺的背景下,进出口难言乐观,大背景下,苏州也很难独善其身。作为外贸大市,苏州受到的冲击往往更早、更大,外贸形势总体同样十分严峻。特别外贸方面,订单及产能转移日益突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纺织服装等行业订单流失增多。

 

不过,也正是因为苏州先于全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以才能提前做准备、想方案、出对策,在外贸稳增长、调结构上下苦功夫。

 

 

 

 

哪些苏企入了汪洋的“法眼”

 

此次调研组不走寻常路,为了多看企业,多摸实情,一到苏州就兵分5路,齐头并进,一天内竟跑了17家外贸企业,其中一家还是临时补进去的“附加题”。

 

 
受访企业名单  

科沃斯机器人、名硕电脑、金龙汽车、博世汽车部件、克诺尔车辆设备、阿特斯投资、佳能、好孩子、仁宝、通力电梯、三星显示、斯奈克玛航空工业、信达生物制药、宝时得机械、亨通光电、康力电梯、盛虹科技等,几乎涵盖了外企、国企、民企各类型企业,以及以及电子、机械、医药等代表产业。

 
 

 

在科沃斯机器人科技公司,汪洋对这里的智能制造与自主创新十分感兴趣。这家公司积极应对外贸市场变化,主动转型,实现了从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自有品牌的升级,成为国际同行业的领先品牌。汪洋在那里不仅与企业负责人深谈,还与一线工人交流互动,原定20分钟的调研,生生延长到了40多分钟。

 

每到一站,调研组的问题往往直奔主题,直截了当。“你们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最需要政府做什么?”“你们今年的出口能增长多少?”这些成为调研组问得最频繁的问题,也是他们最迫切想收集的信息。

 

面对高层实打实的调研,企业的反馈也毫不含糊。

 

在一家面向国际市场的制药企业,当着部委领导的面,企业负责人直接“吐槽”:现在国内研发运用新药的监管周期太长了!按照现有药品管制、审批程序,一个新药上市至少要等上3年才能走完监管程序,而在美国、加拿大,类似的上市周期只需3个多月。因此,即便我们的新药研发领先国际,可拖到3年后产品再上市,那会儿新药早就成了旧药,没了竞争力,而这完全是管理体制的问题!

 

问题提得深刻,办法给得管用。一路下来,考察组看到了苏州外贸在困局中亮出的非凡突破力。不光讲技术,还要重品牌;不仅卖产品,还要卖服务;不仅稳定传统市场,还能开拓新兴市场……这些创新思维与实践,帮助苏州外贸不断形成新优势、新支柱,也似乎让考察组看到了些许“柳暗花明”的气象。而这份自信与底气,对于当下的中国外贸来说,是那么的珍贵而重要。

 

 

 

 

 

开药方

提振外贸,汪洋在苏开出六大“药方”

 

 

 

面对中国外贸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汪洋在苏州的调研过程中,特别指出六大要求:

 

  1. 要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引导加工贸易向全产业链延伸,做大做强一般贸易。

  2. 抓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试点工作。

  3. 继续发挥外资企业密切联系国际市场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营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

  4.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

  5. 根据形势发展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加快破解融资难、收费乱、通关不便利等问题。

  6. 完善开发区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同时,创新外贸工作方式,加强调查研究。

 

两年过去了,调结构依旧是外贸工作头等要紧的事,而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旧存在,而收费多变成了“收费乱”。这些问题成为提振外贸的“拦路虎”,此外,而来自企业的诉求直接表现出外贸的新问题。

 

抓好跨境电子商务也是汪洋在视察外贸工作时常提的要点,在2014年9月,汪洋在其昔日的主政地广东省视察外贸工作时便指出,要千方百计培育新的商业模式,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在汪洋视察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时,苏州金龙海格客车总经理吴文文直接向汪洋表达企业的诉求:希望政府能与更多国家达成“认证相互认可”的协议,从而减少重复认证,缩短认证周期,节约认证费用。他还建议政府对出口秩序进行适度管控,遏制同行厂家相互杀价、恶性竞争,避免摩托车、家电行业的悲剧重演。

 

在外贸形势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企业是最直观的感受者,这些来自企业一手的数据,正是当下所急缺的。

 

 

汪洋的这场正月里的苏州调研,注定将深刻影响中国外贸2016年的整体走势。

 

在外贸整体形势逼人的背景之下,国家又一次看中了苏州这头功勋卓著的“老黄牛”;而苏州也在惊蛰之前,提前听闻到了扬鞭奋蹄的惊雷。

 

为国担当,负重突围,这是“老黄牛”的不二选择,又未尝不是苏州借机转型升级的机遇。

 

能否以苏州的现实之需与创新作为,推动国家层面的改革步伐,释放更多的政策空间,尤其,能否重启那个一度停滞的、以苏州为重要片区的江苏自贸试验区项目?汪洋的此次苏州之行,各方信息的汇集,为下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提供了直观的第一手参考,江苏和苏州能否在今年两会上借力获得政策红利,获得更大的改革空间?

 

这样的愿景,令人遐想,让人期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