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北方早已开始集中供暖,而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则要用五花八门的方式解决温暖的问题CFP供图
截至昨日下午5点,无锡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4件,这些议案将提交议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其中南长区代表团钱恒荣等19人提出关于在无锡市逐步推行集中供暖的议案,格外引人关注。
4件议案分别为:人大代表秦榛蓁等16人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的议案;滨湖区代表团蒋南清等11人提出,关于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大修的议案;崇安区代表团陈卫东等27人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无锡食品科技园建设的议案;人大代表钱恒荣等19人提出,关于在无锡市逐步推行集中供暖的议案。该议案提出:近几年南方冬天集中供暖呼声日益高涨,无锡居民这方面的要求也十分强烈。目前,集中供暖问题已成为无锡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无锡征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理由
提出该议案的理由有三点:一是寒冬气温不断增多。2009年无锡极寒天气达-8℃以下,今年1月-3℃的气温已持续7天。不仅影响工作,更影响民生。二是居民为了过冬,分散式使用空调、电暖器甚至煤炉取暖,不仅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三是由于无锡冬天的湿冷气候,使许多北方地区的人望而却步,影响了人才的流动和引进。
可行性
事实上,南方集中供暖既有政策的要求,也有相近城市逐步推进的例子。
2010年8月颁布的《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修订草案》就提出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城镇住宅区应当集中供热”。从2005年开始,武汉启动“冬暖夏凉”工程,并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其目标到去年年底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涉及人口160万,目前已产生良好的效果。徐州市虽没有列入国家集中供暖城市,但从当地实际出发,多年前已实施集中供暖。现集中供暖的覆盖小区已达250个左右。而合肥、杭州、南京、上海、扬州、南通等南方地区也有部分小区实现集中供暖。
建议
代表们提出,尽快启动实施无锡的集中供暖工作,建议借鉴相关地区的经验,对新建商品房和其他用房的配套暖气作出硬性规定,并提前做好供热管网的建设。
在推行集中供暖时,尽可能做到供暖取暖多元化,除常规的燃气燃烧煤外,还可考虑风、电等新兴清洁能源,地源热泵系统等新的供暖方式。
责成有关部门列出规划,分批推出新、老小区集中供暖的方案,明确每年改造的小区和房数,并抓好改造的试点,“以点带面”。此外,在集中供暖时采用分户供暖的管线,确保每个家庭一个阀门,分户计费。这样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节省供暖户的费用成本。唐奕
政务新闻
滨湖区敲定
今年十项实事
无锡市滨湖区日前确定2013年为民办十项实事工程。具体包括:推进溪南新村、水秀新村(西片)等6个小区45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改造;实现再就业10000人;启动蠡园街道、河埒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雪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完成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1公里、桥梁18座;改造提升农贸市场3家,实施水产市场搬迁;完成新红河等16条河道清淤、圩湾里河等3条河道治理、9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各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在太湖等3个街道实施“感知安保”三期工程建设;原育英小学校区改建成教育康复中心。